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雨中探寻红色记忆——我院开展“‘新’火相‘传’,重庆的前世今生”研学活动

创建:2023年12月10日 20:20,撰稿:曾紫星,编辑:康心远,点击:

为了探访重庆从抗战到现代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走英雄足迹、追溯重庆红色历史,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新闻与传媒学院组织了一场主题为“‘新’火相传,重庆的前世今生”的研学活动。


11月30日下午,研学活动出征仪式在学院楼104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郑志坚致辞,鼓励同学们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深入了解光辉伟大的红色历史,汲取红岩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志坚书记在出征仪式上致辞


随后,辅导员李畅老师、熊风老师带领43名同学从汇贤楼出发,统一乘坐大巴车前往渣滓洞和白公馆进行参观学习。


选择白公馆和渣滓洞作为研学活动目的地,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红色记忆和英雄事迹。据历史资料显示,渣滓洞最初是重庆郊外的小煤窑,它被山环绕,位置相对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了煤窑主人,占领了此地并建立了监狱。白公馆最初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后被军统局购买并改为秘密监狱。这里曾关押过100多名军统局认为案情严重或级别高的人。这两地承载着那段悲壮的历史,烙印着英勇的先烈故事。老师带领同学们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和红岩精神。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渣滓洞的牢房,这狭小而阴暗的空间里,密不透风,灯光昏暗,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学生们通过展馆里的图文信息了解到,当年被关押的前辈们只能睡在阴冷潮湿的地板上,吃的是粗糙的糙米饭和野菜。

 

渣滓洞牢房


随后大家来到当年的铁窗诗社,这是当时囚犯们秘密组织的文化活动场所。他们在这里进行诗歌创作,春节时还会制作春联,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展馆里那张写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祝春节愉快!”的贺卡,文字力透纸背,展现着先烈们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进入展示间,这是纪念在渣滓洞牺牲的英雄们的场所,同学们凝望着刻碑上整齐排列的烈士姓名,沉重而悲怆。


  

渣滓洞烈士碑

   

渣滓洞合照留念


白公馆以见证了众多革命英雄不屈的战争精神,和不朽的红岩精神而闻名于世。在展览中,同学们浏览了许多关于白公馆历史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参观白公馆的刑讯洞时,看到了岩石密布、刑具摆放的景象,杨怡睿同学说她感到不寒而栗:“这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革命先烈的伟大和红岩精神的重要性。”董涵同学记忆尤深的则是展馆中的“五星红旗”——烈士们在狱中得知新中国的成立,从未亲眼见过国旗的他们,自制了自己心目中的“五星红旗”。董涵同学描述道:“他们用红色床单做底,描绘出心中的热烈;用黄色的纸做成五角星,贴出未来宏图。他们聚在一起庆祝着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通过参观白公馆,学生们与历史产生真实的连接,感受到先烈们的英勇无畏,感受到红岩精神的伟大。


   

烈士们制作的“五星红旗”


这次参观研学让同学们感触颇深。大家亲眼目睹这两个地下秘密基地的艰苦环境,感受到那个时代英雄们坚守信仰、坚持斗争的顽强意志,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不屈精神,激发了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红岩精神的认同,培养了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学们从先烈事迹和红岩精神中汲取力量,进而坚定了实现理想、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