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首页 >> 作品展示 >> 正文

小学子 大视野

创建:2019年08月17日 18:52,撰稿:焦巡峰,编辑:周晶,点击:

2019年7月22日,一面旗帜在重庆师范大学高高举起,以“探寻大美长江·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重庆高校师生助力脱贫攻坚山乡行暑期联合实践活动正式启动,随着一众车队浩浩荡荡出发,我的假期生活才真正精彩起来。

一、“行”——行千里,致广大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大致也莫过于如此。我有幸跟随本次队伍征战长江,俯瞰山峡库区,耗时15天,行经10个县、40多个乡镇、70多个乡村,调研长江,深入乡村。

在7月22日上车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还有着几个问题:“我是谁?我去哪?我去干什么?”。这句话概括我当时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现在想起当时坐在6号车副驾驶的我——抱着摄像机,一脸傻像,还暗自发笑。而十五天后,我对重庆有了全新的认识,重庆不仅有丰富多变的地质山貌、还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和许多乐观积极的人民大众。

长寿污染

22日,山乡行到达长寿,我跟随队伍到达长寿中法水务公司,参观一整套的污水处理环节。中法水务有限公司厂长李腾,还亲自向我们展示这套污水处理流程的效果,从污水处理的出口和入口各自取水,近距离观察变化、对比,可以见到这套流程处理污水的效果,但同时我也留下了疑问:可视污染物处理了,那么不可视污染元素也处理合格了吗?据了解,中法水务处理的污水多数来自工业园区及附近的大型工厂,都是污染最为严重的化工、制药类企业。隔江遥望,长江两岸工厂林立,高耸入云的重庆钢铁公司的烟囱还在吞云吐雾,看着长江边的系数高重污染企业,不免对长江生态又增添了一份担忧。

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是重庆的名企业,最近因台湾某专家“调侃”大陆人吃不起的涪陵榨菜更是名声大噪。23日,“山乡行”一组来到了涪陵榨菜的污水处理厂,近距离去了解涪陵榨菜的后期处理。一开始我们走错方向来得到了涪陵榨菜的总厂,见到了正在装货的大卡车和许多大型设备。一番辗转,才来到榨菜的污水处理厂,两地大概相隔四百米,但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那一片区域全被榨菜的味道笼罩,呼吸窘迫。污水厂内部,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池,池中臭气熏天,重污染的废水上漂浮着厚厚的久久不能消散的黄色泡沫,污水处理的机器高速运转着,污水被来回翻动,露天之下气味肆意扩散,令人作呕。当然这只是表象,厂区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也是煞费苦心。园区相关负责人吕康全介绍道,这个处理厂日处理量为1600方,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台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核心工艺采用了CAST工艺和厌氧。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处理过后的水没有异味,表面看上去也非常清澈、干净。据吕康全介绍,处理过后的水可达到了一级A标。清澈的水看着令人赏心悦目,但同时我也想对处理厂提出一些建议:其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效果还应继续加强,可视污染虽已根除,但也希望对水中的不可视微生物元素也要进行处理。其二,厂内榨菜的臭气实在太大,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消除厂区之上的毒瘴。

龙河——长江支流

龙河,是长江重庆流域的一条重要的支流,发源于重庆石柱,经过石柱、丰都的两县流淌,最终从丰都汇入长江。7月24日、25日,我们分别去到丰都、石柱,两城在地理上紧紧相依,生态环境极其相似。龙河奔腾而下,我们逆流而上,近距离了解龙河生态,也了解两城生态。

24日,队伍一到达丰都,山城的气息便扑面而来。1200多米的落差,让我真切的目睹了一条长江支流缓缓汇入长江的过程。我们所到的是丰都境内龙河流域,发源于丰都县海拔1450米包鸾镇的包鸾河,由弹子石水库流经湍急的溪流、飞驰的瀑布、缓和的河滩最终流进长江支流龙河汇入长江。经过这次调查,真正让我感受到了长江三峡的险峻,借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5日,队伍到达石柱,龙河的生态更为夸张,发源于两千多米的高山黄水镇,由涓涓细流,一步步汇成江河。如果说在丰都看到的是龙河下游交汇壮景,那么石柱看到的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石柱的龙河流域有一重大水库——藤子沟水库,这是石柱境内除了长江之外的最大水系,是石柱最大的水利工程。此外,水库调洪能力的便民作用也很明显,因此水库在石柱人心中有着小三峡之称。

二、“知”——知不足而改善

农村电商 薇草成原

本次“山乡行”活动除了了解长江生态之外,我们还搭上助力农村电商之路的顺风车。作为一名农村电商,我也深有感触。我父母之前是地道的农村果农,之前的销售方式是本地市场销售,但随着近几年本地市场的极度饱和,他们也试着接触电商,但我家在加入电商时也遇到几个困难;其一,农村人老一辈文化水平并不高,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不够,年轻人也不愿意返乡,留不住人才;其二,电商创业平台缺少,倘若规模不大,政府不一定会牵头成立电商平台,销路便会缺失,发展也就变得困难;其三,发货邮费太贵、保鲜技术不到位、微小电商无包装等一系列问题都对电商的发展造成困扰。本次跟随团队,学到了很多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电商发展方向;虽说了解了许多电商发展之路、学习了许多电商方案,但是我们调研的电商大多都是大型的企业平台,要么是有企业的合作,要么是有政府的支持,他们的发展尚且还有困难,可想而知,大多数更微小的电商平台无资源、无平台、无技术,发展将是多么的困难。

此外,除了在本次的电商之路上学到很多的经验之外,也看到了一些刚投产种植的企业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家种植的水果大多为石柱冰糖李,所以就我这15天途中所见到的李子树基地做一个个案分析:7月26日下午,山乡行一组去到忠县易家村,那里刚刚将药材种植地换成李子基地,但对于李子树种的种植经验还有些欠缺,首先树种种植过密,小树还看不出问题,但当树种全部张开,树树相挤相拥的问题便会出现,会造成大树出小果的现象,其次是树叶太密、靠近坡坎、有其他树木的地方会出现黑果、脏果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压枝、裁枝打叶方面的一些小问题。

“协调”——一个团队的自我磨合

本次“山乡行”暑期实践活动,我们集齐了学院六大专业的学生。融媒体时代,已经足够满足创作需求,但是最初团队缺少磨合时也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首先是“战友间”的相互配合不够,做了许多的无用功和无用素材,其次是大家对其他专业的了解还不够,甚至对本专业的了解还不够透彻,以我为例,本次创作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新闻式的拍摄方式让我无从下手,两年前学过的有故事线的拍摄方式全然不适用,自身提炼主线的能力不够健全,逃脱不了非得有故事线的拍摄方式。但同时,这对我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旅程,不会的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找到专业的老师询问,能够得到细致的指导;随着时间的磨合,同学间的默契度得到显著提升,无论是采访者与摄像者、图片与采写都有能达成配合,只有充分明白你的队友,才能知道该做什么事。 

15天里,一群天南海北的毛头小子们除了皮肤变黑外,更多是成长:一是见识的开阔,对一个地方的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城市某个大型商圈、某个经济中心,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城市的底蕴,了解这个城市的生活。

重庆的“行千里,致广大”,对我或许可以理解为千里之行,收获良多。我坚信,这短暂的15天之旅,定将成为我对重庆永生不灭的记忆。

上一条:

充实的旅程

下一条:

我的山乡行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