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正文

那些年记忆中的母校

创建:2018年03月19日 18:26,撰稿:,编辑:张国建,点击:

那些年记忆中的母校

   秋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飘悠悠的不愿落下,依旧留恋着枝头。秋风瑟瑟中,何晓斌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传媒学院楼前的小树林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何晓斌是土豆重庆和重庆高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CEO,本科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1995级影像工程专业。 

与秋叶相同的是,何晓斌对在重师读书的日子充满着满满的回忆与留恋,久久不舍离去。在与何晓斌的交谈中,他向我们娓娓道来了当年学校的种种情景,将我们带到了1995年的师院。

 

母校情,千千结

对于学校,何晓斌坦言,他对母校是很有感情的,刚毕业之后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等到有工作了也是在重师附近买的房子。甚至到后来因为一些因素要搬家时候,他也再一次选择了在重师大学城校区对面的一个小区。“重师让我觉得很有归属感。”说完之后他望了望身后的传媒学院楼。

他刚毕业工作时,工作的单位中有很多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单位的领导基本上也是其他学校毕业的,重师毕业的领导很少,所以重师的学生受到领导的关照也不怎么多。但是后来重师一块毕业的学生很团结,互帮互助,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重师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遇到不会的难题一块探讨,一块攻克,最后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也得到了表扬。

“当真正处于一个有来自各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个单位激烈竞争的情境之中,有来自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一起工作时,作为重师学子的那种力量便会被激发的更充分了。当被别人肯定的时候觉得那个时候就为自己还有自己的学校感觉争光了,并且也让别人对于重师的学生抱有了更多的敬佩之情。”何晓斌说道。

何晓斌认为传媒学院的学生似乎与别的学院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随眼可见手拿单反进行拍照的学生。他们上学的那个时候也一样有着一份传媒人的骄傲,有一件事让他记忆很深刻。在一次迎新晚会上有一位老师曾经带领他们做过一次迎新晚会的直播活动,就是通过机器设备把迎新晚会的现场演出的节目直播到学校各个有电视机的地方,令其他学院的学生感到非常新奇。“那个时候直播还很少,但是老师也敢于带领我们学生尝试,那个时候还是蛮兴奋蛮自豪的,觉得我们的专业还是蛮洋气的。”何晓斌说道。

至今,何晓斌还会经常到重师老校区的校园里走一走,感受当年作为其中一名学生的特殊情结。走一走,不单单是一种随意的散步,更多承载的是对于学校的朴实的情感。

 

感恩老师,铭记恩情

“我当时作为重庆区县的学生到重师来上学,那种感觉特别深刻,感觉自己就是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己的归属感自然而然的就是只有师院这一个地方,所以我把重师视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归宿之一。”何晓斌说道。

对于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李复生教授。李复生教授是重师物理系的一位老教授,虽然是位老教授但是他的思想却十分的开放。何晓斌说:“李复生老师当时教我们一些有关物理力学课程,而且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些很无理的要求都可以和老师提出来,比如说当时只要是一些我们不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和老师商量提议,只要理由合理就可以取消,而如果想学哪位老师教的哪门课程,老师就会利用他一切的人脉关系,为我们请到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他这种做事不是武断的坚持而是坐下来和同学们商量的方式也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感触。”

除了李复生老师对学生的支持和理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些老师,也让他记忆犹新。何晓斌说:“现在的李明海院长以前是我们的班主任,和我们关系都很好。记得第一次开学的时候他来接我们,我们同学都以为老师只是一个高年级的同学,因为那时他也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然后就很随意的让‘学长’帮忙带东西,对这位‘学长’呼来唤去的,结果晚上集中开班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位看起来很像学长的人竟然是我们的班主任。”何晓斌说后来逐渐熟悉之后,李明海还把大家都召集起来让大家去跳舞,让大家一起参加舞会。“可惜大家都不会,李院长就先在班级内部组织小规模的舞会,他来教我们,当时感觉特别轻松,我们和老师的关系也一点不陌生了。”

他说提到舞会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个老师就是张毅老师。张毅老师是在他们大二的时候才开始给当时的影像工程专业的学生上课的。当时张毅老师还有一个副业,就是在开舞会的地方的旁边开了一个水吧,里面卖啤酒饮料。“我们班当时大概有六七个经常帮老师管理,然后也在里面免费的吃呀喝呀,后来过了不久张毅老师的水吧就关门了。张毅老师还调侃说当时的水吧就养我们这几个人了。”

当年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像朋友般的感情使得何晓斌现在都和老师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说:“现在也会抽空去看望老师,一会儿采访结束我还要去看看我以前的老师们,不知道他们在上课没有呢!”

 

简单却不单调的校园生活

“我们是传媒学院影像工程的第一届学生,虽然那一年刚好是不再实行工作分配的制度了,但是毕竟是市场化的前些年,相比现在压力是小很多了。还有一点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影像工程系的人才需求还是很大的,这也是另一个方面我们压力相对小的原因”。何晓斌坦言。

何晓斌说那时老师们也经常安排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去外面进行拍摄,不过当时拍照的心情是很轻松的,是没有压力束缚的,大家也都是一边拍一边玩。除了专业学习生活之外,那时的娱乐生活也和现在大有不同。虽然没有笔记本电脑可以看电影打游戏,但是何晓斌说:“当时娱乐方式虽然不能现在不能比,不过那时候却依然很开心”。那时传媒学院在四楼有个教室是专门用来放电影的,可以说是学院的小型电影院。星期天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去到传媒学院楼的四楼看电影。当时这个影院是由影像工程专业辅助管理,何晓斌作为班长,则担负起了收门票的责任。

“当时的流程是在学院一楼发票,到四楼之后会检票,我们几个就用那些检过的票再重新拿到楼下来卖,这样就可以多挣点钱,然后我们几个同学就会在篮球场的那边,就是现在那个被堆满垃圾的洞子,之前那曾经有一个火锅店,我们几个就会去火锅店吃一顿”,说到火锅店的时候,何晓斌用手指向那个防空洞的方向,强调了一下说:“那个火锅店就在那,我们经常去吃火锅。这时他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好像当年的时光并未离去。 

不过吃饭的地儿不仅有防空洞里的火锅店,还有现在的二食堂。当年二食堂除了吃饭还有另外一个功效,这个功效似乎对于现在的重师学子来说就陌生很多了。当时在二食堂的二楼还有一个专门举办舞会的场所。舞会是他们那个年代都会玩的一种娱乐方式,那是那个年代的人记忆当中所共有的独特的一道风景线。重师自古出美女,何晓斌说:“重师美女很多,因此星期天很多人都会去到二食堂楼上的舞厅打望。然后我们同学也会去那跳舞,这样也认识了很多人。”

不过,何晓斌说,那时谈恋爱是不允许的,学校还特别安排了校卫队的人在晚上的时候,揪出那些在操场上谈情说爱的情侣。他扬了扬嘴角,笑笑说:“呵呵,偶尔还会听到谁和谁又被发现单独在操场散步了,可能你们现在觉得看起来可能觉得很滑稽,但是当时的风气还是很保守的。”

 

长相思,思故人

往事如水哗哗地流过记忆的河床,在重师没有一方单纯属于一个人的天空,那是所有同窗好友共同的生活的一片天地。

何晓斌望着篮球场的方向,目光深沉地说:“毕业的前一天,我们班大概那时有30多同学还没有离校,就有人提议说大家再一起到篮球场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于是大家就一起走到篮球场开始玩。想想那个时候我们班的女生都要参加工作了还在玩老鹰捉小鸡,那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想把这个作为对整个大学学习生涯的缅怀吧。”

“之后我我玩累了然后坐到旁边休息看其他同学玩,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后来那么一瞬间突然就感觉到大家就要分开了,那是一种苍凉的感觉,那是一种沉重的心情,不忍分别,不想分别。”何晓斌说。“相对于现在大学四年过后班里甚至还会有一些同学互相不认识,记不住对方的名字的情况。何晓斌感慨道:“我们那时候同学们关系都很好,甚至和比我们低年级的同学关系都很好。”在毕业后,同学们都参加了工作,不过他们仍然也会时常聚在一起回忆大学期间的各种事情。 

何晓斌说:“在同学会上大家聚会的时候,大家永久不变的话题自然还是大学,一起回忆着当年谁很厉害,当然谁又出过的糗。这是一种集体的回忆,集体的苦乐甘甜的感慨。我想这是怎样都抹不掉的记忆吧,所有人都会借着同学会的时机来侃侃学生时代的我们。”

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对于已经毕业的校友来说都那么的亲切,放眼望去,学校里原本平凡的一切,在现在,都是那么值得怀念的回忆。

 

 

 

 

 

 

 

 

关闭